簡單的 6 個街拍秘訣
墨爾本相當適合散步,市中心並不大,距離海邊也不遠,附近就有三個以上的沙灘,且各具特色。無論是建築特色,或是當地人們的穿著,在色彩和線條的運用上,都相當鮮活。多元的文化和城市景觀,甚至是多變的氣候,使墨爾本成為一個適合相當街拍的場域。
今天要聊的是,六個我個人在墨爾本街拍時所受的啟發與小秘訣。
01/創造主題性:帶著意識上街
從東京拍上班族,到墨爾本拍無事的人,選定主題對我的街拍攝影,有了非常大的幫助。這應該是最簡單的入門,縮小了街拍時紛亂的重點,讓你專注在你想記錄下的主題。
如此一來,你將能更專注在渴望留下的畫面上,而不會什麼都想拍,什麼都沒拍到,或留下一堆不知道重點是什麼的照片。
每次上街之前,如果可以,先稍微想清楚這次出門想拍的主題是什麼。可以是光與影、黑白的對比,或者就想拍在街頭抽菸的人,選好主題,會讓街拍簡單許多。
02/善用器材:分秒隨時準備好
帶上你最習慣操作的器材上街吧。重點是要隨時準備好按下快門,相信我,好的畫面往往轉瞬即逝。
輕便又小的 iPhone 在街頭的隱蔽性高,又方便攜帶,無論白天黑夜都好用。數位相機有些翻轉螢幕,可以讓你掛著相機在胸前,無需把相機舉起,就能直接按下快門,降低被攝者的戒備心。有些底片相機可以腰平構圖,一樣能在不被發現的時刻,快速捕捉畫面。任何相機都可以,但務必戴上你最熟悉的那台。
雖然多數時候仍是使用手動(M)模式,但街拍時為了凝結畫面,我偶爾也使用快門先決,用高速(1/100s 以上)的快門留下瞬間。別介意「專業」與否,就用你舒服而毋須作出最多調整的模式拍照吧。
03/留意光與影:張開所有感官
光,永遠是我對於攝影最在乎的事情。畢竟,攝影的意思就是光的圖像(photo-graphy)。
在街拍時,我會確保自己的感官保持全開。觀察太陽光的方位與高度,觀察陽光照射在建築物、樹木、行人所形成的影子,觀察光線在人們髮絲上、建築牆面上的反光與折射。這些對於光與影的觀察,能輕鬆替一張照片加上非常多的分數。
除此之外,張大雙眼觀察人與人的互動,留心所有身邊的動作。偶爾,聽聽周遭的聲音,說不定有一台飛機劃過天空,你就因此比別人更早知道。嗅嗅附近的空氣,在街頭抽著雪茄的帥氣大叔,可能就在眼前的下個街角。
04/多觀點的構圖:畫面除了左右還有前後
在構圖的時候,「三分法」大概是最容易也最好運用的街拍構圖方式。如同上一篇文章提到,好的街拍畫面,通常有著「明確的視覺重點」,將呈現的主角放在構圖的視覺重點上,會是基礎構圖的一大要件。
然而,多數人大概都專注在畫面左右的構圖,這時候,畫面中「前、後」景的運用,就成了重要的關鍵。
在街拍的時候,再多花點時間,30 秒也好,關注貼近身旁的周遭環境。欄杆、樹葉、牆壁、玻璃、路人,多加入前景、後景的構圖,可以是為畫面增添更多立體感的最佳幫手。
05/接受失敗:多數的照片都沒這麼好
就算是街拍大師,知名的照片可能就那幾張,一張真正出色的街拍照片,非常可能是百中選一。在街頭的時候,極少有機會讓你「完全準備好」,才按下快門。多數時候是,你只能盡快穩定地按下快門,替那個瞬間的美好留下記錄。
回家之後,挑選照片的時間,時常比後製調色的時間還多,大概就能說明,多數的照片其實都沒有這麼好,但你不能不去按下快門,更不該因為沒拍好的照片而懷疑自己。
記住失敗是正常的。而一張好的照片,是需要時間醞釀的。
06/微笑與外在:迎接互動的可能
出門街拍之前,我通常會做兩件事:一是確保自己穿著乾淨,看起來親切一點。二是準備好自己的名片或是作品集。這兩件事背後的原因都是,提前因應被攝者可能的反應與互動。
我一直認為,街拍是個基於信任所產生的創作,而只有在互相信任、互相尊重的基礎下,才有機會拍出好的照片。穿著乾淨友善,是讓被攝者看到相機時,第一眼能多一份安心,不會擔心照片被拿去作為惡意的用途。
而當被攝者向前談話,手邊有一份作品集,提供過去的作品供參考,以及聯絡資訊供後續索取照片,當然也能讓這份信任更上層樓,也有機會讓你認識更多朋友。
最後,想另外提的是心態。即使需要注意安全,一個人走上街頭也需要勇氣,但你不是在做什麼奇怪的事情,不用感覺害羞或過度害怕,讓街拍像是走過一幅幅生活的畫框,成為旅行的一部分吧。
選一雙好走的鞋,放鬆心情,帶著手機,你也可以上街拍照了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