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愚蠢

〈保持愚蠢〉|#遠方的夢境|049
雨夜的墨爾本的氣溫大約僅剩 12 度左右,夏令時間即將結束,南半球的夏天也差不多要告個段落了。

聽說今年臺灣有個難能可貴的五天春季連續假期,從今天 4 月 1 號正式開始。

在澳洲,我們當然不過清明節,今天就是個平凡的愚人節(April Fool’s Day),下週開始的復活節(Easter)才是西方世界的重頭戲。

關於愚人節,關於長假,我似乎也沒有什麼有趣的玩笑可以和大家分享。

不過想起了約莫半年前,陸陸續續和前同事們、職場友人提到,「我打算接下來整整一年不工作,全職旅行,專心寫作」的時候,許多人一開始的反應都是,這應該是在開玩笑吧。

在職場上的我,絕大多數的時刻都是處於相當嚴肅的工作狀態,習慣精準規劃,按時執行,不大能容許自己在任務上的差錯。

同時,我也算是相當積極地經營自己的職涯路圖,每個月更新履歷和 LinkedIn,時時留意職場動向,對職稱及薪資都保持著企圖心。

也不難想像,從職場上認識我的朋友們,一開始會覺得這不過是個小幽默,像是愚人節那無傷大雅的玩笑。

其實對我自己來說,如果和兩年前的我說:「兩年後我會在世界各地過著居無定所的全職旅遊日子,花費辛苦積攢下的積蓄,整整一年沒有任何收入,只專注在寫作上。」

當時的我,肯定也不會相信吧?

只不過這兩年的時間裡,我明白了除非我有意識地去讓改變發生,不然我的人生並不會有改變,就會這樣一天一天過下去了。

「但這不像是我喜歡的生活。」

若生活繼續依循著日復一日的尋常,一切只會一如往常地繼續下去。而如果我對當下自己的狀態並不喜歡,唯一能夠讓改變發生,讓情況好轉的,也只有我自己了。

大概是類似這樣的長假吧!趁著工作空檔的一些假期,我規劃了許多時間獨自到外島生活、到東部旅行。

為的就是跳脫原先看事情的角度,好好想清楚自己在乎的價值,會讓我感受到快樂的根本到底是什麼。

我漸漸明白,只有我不再拘泥於所擁有的,不再依循原本看待事物的方式,我才有機會轉變目前不喜歡的生活現場,讓自己一步步靠近喜歡的自己一點。

那些漫長而無聊的假期,給了我一次次小型實驗的機會,讓我漸漸確認,「現在」的我就需要那樣的改變。

我願意蹲下身子,鬆開雙手,將自己視為什麼都沒有的容器,為我喜歡的生活,空下所有的空間。像是什麼都不懂,那般愚蠢,卻也那般飢渴地,好好重新開始。

如果不會的話,我就去學。如果做不好的話,就反覆刻意練習。無論如何,我都要親眼認識自己真實的樣子,清楚自身的潛能,明白自我的侷限。

我要到海岸邊親眼看見沙與泡沫的掙扎。要翻閱那擱置在書架上的書,要赤裸裸的面對自己的喜歡,直到有一天能夠不害臊的,大聲說出口,「這些就是我喜歡的事」,或者更好的是,「這就是我喜歡的樣子」。

漸漸入秋的日子,雨夜的泥土地佈滿換季掉落的葉子,我也仍在緩緩調整前行的步調。

想起了兩年來幾個不斷自我詰問的長假,也想起了遠在臺灣的人們。我依然無法告訴誰該怎麼做,只能偶爾分享自己的故事,以及這段「離開一下」過程中的啟發。

地球另一端的臺灣,以及上一站短暫停留的日本,我想也差不多要迎接春暖花開的時節了吧。

那個疫情前我們引頸期盼的,恢復為新常態的未來,如今就是現在了。

而當地球的秩序重新洗牌,當前所未見的嶄新時局時刻考驗著我們的智慧,世界似乎越來越沒有按照使用說明書的步驟,就一定能完成什麼的這種事情。
(如果有的話,人工智慧也許能做得更好。)

那不如就繼續保持愚蠢,保持飢渴。

不如就繼續放膽的去嘗試、去開創吧。

STAY HUNGRY. STAY FOOLISH.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#我出去一下〉將以文字為主,主要發佈三個類型的文章,以三個主題作為區分,每週皆更新:

#途中的森林|旅行手記、海外生活
#窗外的風景|職涯思考、自我覺察
#遠方的夢境|文字創作、作品分享


Posted

in

,

by

Comments

「保持愚蠢」 有 2 則迴響

  1. 「」的個人頭像
    匿名

    銘進:你的想法與實踐,很啟發我。

    Liked by 1 person

    1. 「Jin Huang」的個人頭像
      Jin Huang

      謝謝你的回饋,很樂意與大家分享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