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如果的事〉|#窗外的風景|032
一年半之前,在職場上覺得無法繼續下去的時候,第一次有了想給自己一段自由時間的想法。
當時並未立刻採取行動,而是重新列出了自己想做的事。衡量看看能不能在工作之餘,同時實踐渴望的生活。
更重要的是,提筆書寫有其神奇的魔力。它讓腦海中的思考具體化,對於具體化的項目,腦袋往往能更容易將其轉譯為行動,不只停滯於心底。
雖然赤裸,不過想和大家分享當初列出的十件事。
如果我有自由的一年,我想要:
01、讀很多書
02、好好睡覺
03、天天書寫
04、把車開好
05、出國旅行
06、精進行銷
07、拍很多照
08、日文進步
09、學習程式
10、常常運動
即使當時稍有倦怠,但你可以發現,其實許多的願想,是來自於希望在工作領域有更好的表現和發揮。
那時的我,不只想要追求在品牌行銷端專業的提升,更希望在努力許久的數位行銷方面,增添數據分析的基礎。
無奈工作佔據了多數的心力和時間,讓成長的進度變得緩慢。

當日復一日忙碌的工作,又或者是過度舒適的環境,讓你沒有時間或動力學習時,工作實力的停滯、成長曲線的平緩,往往是無法欺瞞自己的。
這時,你得要記得,你所心之所嚮的目的地,和你身邊的同事並不相同。你必須記得你想做的事,渴望抵達的遠方。
而這十項心目中想做的事,一直沒有被我忘記。
在後續的工作之餘,持續斷斷續續地嘗試了好一陣子。
有些曾經喜歡的事情不再那麼喜歡了。
有些無心的隨意嘗試,成為了調適心情的嗜好。
有些希望學習的技能,因為生涯長期目標的轉變而不再如此重要。
雖然一直沒有放棄在這十個方面累積,但我一直沒有更新的版本,直到最近重新想起這件事。
現在的我,經過數年賣命勞動,認真理財後,真的擁有了自由的一年。
我問了自己,此刻的我是否依然渴望完成這些小事?
是的,即使有所調整,我仍深信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無奇,日日發生的小小的事,它們的持續累積和反覆練習,將引領我成為喜歡的那個自己。

所以,離職後的生活怎麼會無聊呢?
當自由的想望成為真實,願望清單成為生活,比起在職場的日子,離職後的我,更常覺得時間不夠用。
因為我深知自由有多難能,時間有多可貴。
我要好好把握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〈#我出去一下〉將以文字為主,主要發佈三個類型的文章,以三個主題作為區分,每週皆更新:
#途中的森林|旅行手記、海外生活
#窗外的風景|職涯思考、自我覺察
#遠方的夢境|文字創作、作品分享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∙ Instagram:www.instagram.com/jinsights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