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暫別台北〉|#遠方的夢境|016
月底即將搬離住處,暫別台北了。
今年正好是北上移居台北的第十年。小時候那個有著摩天大樓,發展好快、好快,令人神往的城市,後來成為除了家鄉之外居住最久的地方。
大學的一段日子,曾經非常討厭過這座城市,厭惡這裡走路的速度,冬天下的雨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。
漸漸適應這座城市,是在大學畢業之後,理解所謂的喜歡,是接受它的好與壞,是明知道需要磨合,仍願意付出最大的善意相伴彼此,將時間保留給對方。
感謝有人曾經帶我走過這座城市,從起霧的山間到蜿蜒的巷弄,從繁華的商圈到安靜的社區。
知道下雨天的時候,台北人也不一定開心,但還是會硬著頭皮把日子過好;知道走路的速度,是為了跟上城市的脈動,避免被資本社會的浪給沖散了。
認識台北之後,對這座城市也多了不少認同感。是不是有句話說「日久他鄉是故鄉」?台北也漸漸成為我第二個,稱之為家的地方。
十年來都居住在大安區。即使這邊的居民有錢又悠哉得令人羨慕,白天好多鄰居不用上班,這一帶仍是我感受到最安全的地方。羅斯福路一帶的公館商圈,延伸到溫州街、青田街、金華街的街廓,幾乎就是我這十年來的生活範圍。
這附近的好幾家咖啡店,都已經喝到一進門就能寒暄幾句,有時候還會被打折,也見證了這幾年來店家的興衰、人的來來去去。
平時最喜歡的活動,就是騎著腳踏車在附近的巷弄間閒晃。老屋子的圍牆上時常有路邊的貓,安靜巷弄的夜裡,人們喜歡帶著狗狗散步。
原本以為是討厭,但後來發現是覺得這邊的舒適感,有時候會讓我感到難過。
偶爾、很偶爾會想,我這輩子可能再也沒辦法住在這麼舒服的地方,就算再怎麼努力,這座城市最精華地帶的房價會讓我認為,我似乎也沒這麼適合這裡,或者從來不屬於這裡。
帶著這種複雜的情緒,求學了五年,工作了五年,一住就是十年。
過程中雖然曾短暫出國交換,但至少在台北還是有個根據地(學校),而這次是真的感受到要搬離了。
這幾天已經開始感到不捨。覺得自己會非常想念台北無比安全的夜晚,夜裡吹著徐徐的微風。想念週末永遠有參加不完的活動,展場上遇見認識的人。
想念曾經發生過的一切,正在發生的一切。
開始搬家時,揚起了這些潛藏在心底的情緒。感覺太濫情了,畢竟可能好快就回來了呀。
還是想記錄下來,在這座潮濕又令人焦慮的城市,努力生存了十年的這一刻。
當時選擇了台北、後來繼續待在台北,都是自己發自內心的決定。幾乎人生所有最快樂的時刻,都與台北有關。
就算有痛,也都是在這裡留下的痕跡。而也正是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一切,才讓自己成為了此刻的自己。
註:接下來的日子會以出國旅遊為主,也沒有要在台北上班,所以會先暫別這邊。
也許只是短短的告別,可能幾個月、半年(最近的我心思時常變動,我也說不定)。第一次體會到在台北沒有居所的不安感,才發現自己對這座城市的依賴。
More On @jinsights 《 #我出去一下》——途中的森林:旅遊手記/窗外的風景:職涯思考/遠方的夢境:文字創作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