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時間單位〉|006|#遠方的夢境
曾經質疑過人類為何以規律紀時,以日、月、年作為時間單位的規矩。
之所以把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月的單位,把地球繞著太陽一圈視為一年,那是因為,當你細細聆聽情緒,其實能夠聽見日升月落的頻率。
關於時間的單位,人的感官是能夠感受到的。
又到了相同的季節,映在肌膚上的陽光,有著相似的照射角度,帶來同樣的熱感。同樣的某個時節,滯留的雲系總在太陽斜射的午後帶來驟雨,又淋濕了正騎車的你。
又或者在每年的這段日子,夏夜裡的晚風總是吹拂,月亮掛在夏季的三角星空,燭火和你的眼中都曾爍閃著餘波。
之後我便不再懷疑古人的智慧。任時間往前推移,人們需要做的是將專注力放回自我的感官上,接納各個時節裡持續變化的自己,儘管時晴時雨。
帶上你沾了奶油的笑臉,帶上手機還未刪除的照片,帶上那夏日驟雨打濕的雙眼,前進的時刻,眼底的星系或許會隨著時辰不斷變換,而日子總是要繼續下去。
一年前的你、一年後的你。夜裡睡不著的你、清晨追逐日出的你。
悲傷的你、快樂的你。日子總會繼續。
More On @jinsights 《#我出去一下》——途中的森林:旅遊手記/窗外的風景:職涯思考/遠方的夢境:文字創作
發表迴響